7月11日至14日,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AI赋能,童行筑梦”志愿服务团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二二四团十一连,以科技为笔、文化为墨,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书写了一段关于梦想、探索与传承的动人篇章。多元化的活动形式,为边疆儿童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坚韧如胡杨、辽阔如星空的成长种子。
文化润疆:以纸为媒,放飞梦想
活动在“文化润疆,看大世界”的主题中拉开序幕。清晨的阳光洒进教室,团队成员以纸为媒,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从造纸术的历史溯源到剪纸艺术的生动实践,绿色的卡纸化作跳跃的青蛙,蓝色的卡纸折成翱翔的飞机,红色的窗花传递着祝福,五彩的蜡笔绘出未来的蓝图。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小的手工连接起他们对广阔世界的无限憧憬。
(图1为“AI赋能,童行筑梦”志愿服务团带领孩子们做手工。)
学识课堂上,第十四师二二四团十一连龙源小区库杜斯老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党史与未成年人保护知识,孩子们认真聆听,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第十四师二二四团十一连徐小州书记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强调:“文化润疆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点燃梦想,要让孩子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为他们的人生筑牢根基。”
(图2为库杜斯老师和团队成员们带领孩子们唱《闪闪的红星》)
科技赋能:AI筑梦,探索未来
科技与梦想的碰撞在课堂上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团队志愿者们化身艺术导师与编程魔法师,带领孩子们徜徉在AI绘画的奇妙世界。一幅幅天马行空的数字画作在指令下诞生,编程课堂里,五角棋与扫雷游戏的代码逻辑揭开了科技的神秘面纱。AI辅助编程的高效演示,更让孩子们惊叹不已:“原来未来的世界,可以由我们亲手创造!”
(图3为团队成员王熔为孩子们讲解AI绘画。)
文化分享环节中,志愿者们用乡音描绘远方的风土人情——重庆的轻轨穿楼、四川的憨态熊猫、甘肃的千年壁画、内蒙古的无边草原……孩子们聚精会神,仿佛置身于千里之外的壮美山河。而“胡杨精神”的主题教育,则让坚守与成长的信念深植心田:“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愿你们如胡杨般坚韧,无论走向何方,始终心系家乡。”
(图4为团队成员杨清为孩子们介绍家乡文化。)
科技兴农:沙漠绿洲,青春见证
“流星雨维B”“维C显字”“醋酸吹气球”“纸杯飞天”志愿者们用趣味实验点燃孩子们的科学热情。氧化还原反应像魔术般显字,反作用力推动纸杯冲向天空。“原来科学这么好玩!”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教室,科学的种子悄然生根。
(图5为团队成员王熔带孩子们做科学小实验。)
下午,志愿者们走进昆玉万亩良田,见证了科技如何让沙漠焕发新生。极目远眺,昔日的黄沙已被绿浪取代,精准滴灌、喷灌技术如巨龙般蜿蜒田间,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在沙地上书写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奇迹。徐书记介绍道:“这里的枣树矮化抗风,‘燕麦+’混合种植模式更是科技与智慧的结晶。”兵团人“哪里艰苦往哪里走”的精神,让志愿者们深受触动。
(图6为团队与万亩良田中宣传口号合影。)
AI辨音:情景模拟,防诈宣传
AI防诈活动中,小志愿者玉热古丽担任翻译,助力“家-校-社”三方联动,居民们通过沉浸式的情景模拟和直观的AI语音鉴别对比,亲身体验诈骗套路。活动中第十四师二二四团十一连阿卜力克木警务员带来的专题宣讲,更是将科技赋能防诈的实践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让安全意识的种子在居民心中深深扎根。
(图7为团队成员开展防诈活动情景模拟活动。)
校地合作:基地挂牌,共绘未来
7月14日,塔里木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在第十四师二二四团十一连隆重举行,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新阶段。第十四师二二四团十一连党支部书记徐小州和大家共同回顾了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建立的深厚情感,团队成员饱含激情地朗诵《红船精神赋》,激励所有人不忘初心。徐小州书记在致辞中表示:“期待未来和塔里木大学携手搭建校地协同创新的坚实平台,构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希望塔大学子将论文深植兵团沃土,让课题扎根连队深处,在实践中淬炼真知,为兵团发展注入持久动能。”二二四团十一连连长麦麦提·阿卜拉则寄语当地儿童:“努力学习,未来用知识回馈家乡。”
(图8为挂牌仪式全体合影留念。)
活动从文化到科技,从课堂到田野,是孩子们与团队成员的双向奔赴。未来,志愿服务团将继续深入边疆,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誓言。在这片热土上,科技与人文的种子已然播撒,青春与梦想的篇章正在书写——这是一曲新时代的“边塞新歌”,更是一幅壮丽的“未来画卷”。
(文/张怡璐 杨清·摄/刘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