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地质灾害监测:大学生创业项目为”十四五”地灾防治规划提供科技支撑
近日,一支由新疆大学学生组成的创新创业团队凭借自主研发的地质灾害智能监测系统,成功入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科技支撑项目,为国内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该团队将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地质工程相结合,展现了青年科技人才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潜力。
该项目核心是一款高精度地质灾害监测设备,通过布设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山体位移、土壤湿度、降雨量等关键数据,并利用AI算法分析灾害风险。与传统人工巡查相比,该系统可将监测效率提升80%,成本降低60%,尤其适用于偏远山区和地质灾害高发区。团队负责人介绍:”我们的模型能提前72小时预测滑坡、泥石流等风险,并通过云平台向管理部门和居民发送预警信息。”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完善监测预警体系。该团队的技术成果恰好填补了基层监测手段不足的短板,目前已在国内多个省份试点应用,累计完成200余处隐患点监测,成功预警地质灾害险情12次,有效保障了群众生命安全。自然资源部相关专家评价:”大学生团队将前沿技术与实际需求结合,为防灾减灾提供了‘小而美’的解决方案。”
团队依托高校实验室资源,与地质勘查单位、地方政府形成合作,实现了”技术研发—场景测试—推广应用”的闭环。多名成员表示,创业初衷源于对灾害事件的关注,”希望用所学知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一步,团队计划扩大监测网络覆盖范围,并开发便携式设备,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这一案例表明,青年创新创业正成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科技与社会需求的深度结合,更多”接地气”的科研成果将加速落地,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